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2021年-湖北省-政策办法-政策-觅多多

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2021-11-22 09:22  |  省人民政府  |  402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湖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10月29日

湖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目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二、发展形势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定位

四、主要目标

第三章 主攻方向与发展重点

一、着力打造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光芯屏端网”)

2.汽车制造

3.现代化工及能源

4.大健康

5.现代农产品加工

二、巩固提升10个五千亿级优势产业

1.高端装备

2.先进材料

3.节能环保

4.现代纺织

5.绿色建材

6.低碳冶金

7.现代金融

8.现代物流

9.研发设计和科技服务

10.商务服务

三、培育壮大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1.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

2.新能源

3.北斗及应用

4.航空航天

5.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

6.高端数控装备

7.轨道交通装备

8.智能制造装备

9.智能家电

10.安全应急

11.光通信及激光

12.集成电路

13.新型显示

14.智能终端

15.信息网络

16.软件及信息服务

17.人工智能

18.电子信息材料

19.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

20.数字创意

四、前瞻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1.量子信息

2.下一代网络

3.精准医疗

4.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5.液态金属

第四章 重点任务与工程

一、提高产业协同创新能力

二、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

三、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升级

五、推进制造业绿色化转型

六、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七、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八、培育优质企业梯队

九、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十、积极扩大开放合作

第五章 政策与保障

一、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二、加强金融要素支撑

三、强化人力资源服务

四、增强要素供给能力

五、提升产业治理能力

六、统筹推进规划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重要论述,切实肩负起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湖北的历史使命,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系列决策部署,按照《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加快推进制造强省建设,为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提供产业支撑,编制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全省扎实推动制造强省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未来五年,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加快重构,我国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全面高质量发展,我省必须深刻把握机遇和挑战,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全力以赴稳增长保目标,锲而不舍抓转型强动能,持之以恒提质效促融合,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速推进,全省制造业持续稳定发展,为全省在“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省2016至2019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增长8.0%、7.4%、7.1%、7.8%,2020年同比下降6.1%。规上工业收入保持稳定,2020年为4.07万亿元,位居全国第9。五年来,共建成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7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全国应急产业示范基地、114个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2.5万亿元,“十三五”年均增长11%,高于GDP增速5.9个百分点。2020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1%,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0.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0.2%。2020年全省营收过百亿元工业企业达26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22家,省级隐形冠军示范企业196家。

产业质效稳步提升。2016至2020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分别增长9.6%、10.0%、19.0%、4.0%、-8.3%,2020年营业收入利润率6.18%,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居中部地区第2位。“十三五”期间全省研究与试验活动经费投入由561.7亿元增至957.88亿元,科研机构由2245家增至3678家,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由全国第10位提高到第8位。

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5G宏基站达到3.1万个;中部唯一的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落户武汉,顶级节点标识注册量达到20.96亿个。建成15个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万企上云”工程,2020年全省上云工业企业达3.2万家。数字经济规模达1.7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0.2%。

绿色发展深入推进。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累计完成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417家。持续推进绿色制造,创建全国示范绿色产品33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家、绿色工厂53家、绿色园区2家,完成对699家高耗能行业企业实施国家重大工业节能专项监察,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2.0%。

“十三五”时期我省制造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产业发展质效不断提升,但仍然存在创新不够、结构不优、品牌缺乏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动力不足,成果转化不够。制造业企业R&D投入强度较低,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不高,原创性创新成果相对较少。二是产业结构不优,产业调整亟需加快。传统产业占比超过83%,冶金、纺织等行业转型步伐缓慢,新兴产业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远远不够。三是发展质量不高,湖北制造品牌仍需提升。知名品牌缺乏,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只占44%,缺乏在国内国际叫得响的知名企业品牌。

二、发展形势

从全球看,我省制造业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外部环境。“十四五”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纵深发展,制造业融合、联动和开放发展态势凸显,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加快重构,产业链供应链趋向区域化、本土化。我省制造业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服务构建“双循环”格局,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力争在重要新兴领域、战略性产业和未来技术方面赢得主动、抢占先机。

从国内看,我省制造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四五”时期,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和产业“双升级”将步入快车道,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省制造业要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区域战略,抢抓中部地区崛起国家战略机遇,共同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巩固提升发展优势,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

从全省看,制造业发展优势持续、转型加速。“十四五”时期,我省将面临多重战略机遇叠加的局面,对我省制造业发展将起到较好的引领带动作用,按照“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要积极把握一切有利因素,把综合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和红利,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总体来看,“十四五”时期,我省制造业发展优势与差距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叠加期、政策红利释放期、发展布局优化期,前景十分广阔。要深刻认识发展环境面临的新变化,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充分发挥湖北本地优势,抢时间、抢机遇、抢要素,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第二章 总体要求

推动我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切实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湖北的重大历史使命,聚焦“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制造强省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高端化引领、智能化赋能、绿色化转型为主攻方向,坚持制造强省建设不动摇,着力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51020”现代产业集群,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着力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推动湖北制造向湖北智造转变、湖北规模向湖北效益转变、湖北产品向湖北品牌转变,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提供产业支撑。

二、基本原则

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发挥湖北科教资源富集优势,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立足特色优势、聚焦资源要素,加快实现“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的核心技术突破,畅通产业链和创新链。

质效优先,绿色发展。以发展效率和提升效益为重点,转变规模扩张和资源拉动的增长方式,广泛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切实增强发展动力。推动生产方式和产业组织方式创新,推进低碳绿色发展,主要产品能效水平对标行业能耗限额先进值或国际先进水平。

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各类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创新产业政策工具,提升产业治理现代化水平。

开放合作,畅通循环。发挥“九省通衢”区位优势,坚定不移走“开放路”,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加强与中部地区、长江经济带等区域以及“一带一路”等国外相关地区开展产业合作,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三、发展定位

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进一步提升湖北在汽车制造、光通信、高端装备、北斗及应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全球影响力,提高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长江经济带绿色制造先行区。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构建以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等为重点的绿色制造体系,持续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率先在长江经济带建成绿色制造的先行区。

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样板区。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集群化为导向,推动食品、化工、冶金、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新动能、新优势,打造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样板区。

世界一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聚焦“光芯屏端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材料等,实现规模倍增和能级提升,加快形成接续有力、相互支撑、融合互动的产业梯队。

四、主要目标

到2025年,力争迈进全国制造强省第一梯队行列,制造业总量迈上新台阶,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制造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地位进一步巩固,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第三章 主攻方向与发展重点

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统领,统筹考虑湖北产业发展基础和前景,注重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着力打造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巩固提升10个5千亿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前瞻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加快构建“51020”现代产业集群。

一、着力打造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光芯屏端网”)。

以“扩大优势,融合应用”为原则,做大做强优势领域,围绕以“光芯屏端网”为重点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招引上下游企业做好配套,保障龙头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和运营稳定,推动新兴产业与传统领域融合应用,拓展应用场景,开展应用示范,打造光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新一代网络与通信等千亿级核心产业集群,推动物联网、虚拟现实、工业互联网等产业蓬勃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3万亿元,年均增长14%左右。

2.汽车制造。

围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发展趋势,重塑整零关系,强化关键汽车零部件配套和创新能力,推动商用车、乘用车、专用车等产品系列化、高端化发展,加快布局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打造万亿汉江汽车产业走廊,建成全国重要的专用汽车基地及示范区、新能源和智能汽车研发生产示范区。力争到2025年,全省汽车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6.4%左右。

3.现代化工及能源。

坚持园区化、绿色化、精细化、智能化、安全化方向,瞄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改造提升石油化工、磷化工、盐化工、煤化工等传统化工,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高端化工,突破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培育形成一批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实施新能源倍增行动,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打造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新增新能源装机千万千瓦以上,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能源保障。力争到2025年,全省现代化工及能源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8.5%左右,其中现代化工7500亿元,能源2500亿元。

4.大健康。

以深度参与健康中国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重点,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高端化发展和中医药传承创新为关键,依托医药产业现有基础,围绕生物技术药物、高端仿制药、化学创新药、高性能医疗器械、医用防护物资和医疗服务等重点领域,着力补短板、挖潜力、增优势,科学引导大健康产业国际化创新、全产业链布局、集群化配套、内涵式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省大健康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

5.现代农产品加工。

以满足新时期城乡居民更高层次的食品需求为目标,以提高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供给质量和效率为重点,不断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推动现代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膳食消费结构改善,实现现代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省现代农产品加工程度大幅提高,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7.8%左右。

二、巩固提升10个五千亿级优势产业

1.高端装备。

按照“关键突破、集成创新、集群发展”的思路,巩固提升现有产业基础优势,聚焦重点领域,突破核心部件、关键技术、重大装备产业化瓶颈,扩大智能制造模式普及推广,加大重大技术装备应用示范。力争到2025年,全省高端装备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500亿元,年均增长8%左右。

2.先进材料。

重点发展先进化工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高端金属材料、节能环保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突破一批关键新材料供应瓶颈,打造一批完整新材料产业链,建成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壮大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实现我省新材料产业质效提升、跨越发展,增强先进材料对湖北产业体系的支撑作用。力争到2025年,全省先进材料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

3.节能环保。

坚持绿色发展,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紧跟节能减排与环境治理等需求,围绕节能技术装备、环保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加快构建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推动节能环保产业从单一逐步向生产、服务一体化的综合节能环保服务业方向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

4.现代纺织。

增强化纤行业创新开发能力,补齐纺织印染环节生产能力短板,提升服装的工业设计水平,推动服装和家纺产品提档升级,加快布局高端产业用纺织品,打造全国防护物资和中西部纺织服装先进制造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省纺织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长7%左右。

5.绿色建材。

大力提升特种水泥、特种玻璃、特种陶瓷、光伏发电玻璃、光显示玻璃、高性能纤维、新型墙材、砂石骨料、中高档石材生产能力,延伸商品混凝土、装配式建筑、预拌砂浆、砌块墙材等水泥产业链。着力提升建材行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能力,推广适用于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行业能源梯级利用、窑炉烟气除尘脱硫脱硝技术装备。鼓励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及危险废物技术的应用,引导水泥企业和磷化工企业联合开展磷石膏资源化利用。力争到2025年,全省绿色建材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500亿元,年均增长11%左右。

6.低碳冶金。

重点发展“特、精、高”产品,推动形成产业布局合理、产品结构优化、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绿色低碳清洁发展的产业格局,延伸铜加工产业链,建设特色化、智能化短流程环保型钢铁基地,推动低碳冶金行业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省低碳冶金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

7.现代金融。

推动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积极引进境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建设全牌照、全业态金融机构集群,加快建设以武汉为龙头的全国性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全国性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全国性碳排放金融登记和结算中心,畅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效循环的渠道,增强金融有效供给能力,打造机构健全、实力雄厚、布局合理、产融结合、功能完善、运行稳定的现代金融产业发展格局。力争到2025年,全省现代金融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

8.现代物流。

充分发挥湖北“九省通衢”区位优势,紧密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化工物流、汽车物流、装备制造物流等供应链发展。加强物流通道、物流网络、专业物流建设,打造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力争到2025年,全省现代物流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

9.研发设计和科技服务。

依托湖北的科教资源优势,围绕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积极加强原始创新,推进产业创新,发展工业设计、工程设计、检验检测等,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内涵式增长。到2025年,全省研发设计和科技服务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

10.商务服务。

完善产业发展的会展、知识产权、资本、会计、审计、咨询等专业服务,鼓励商务服务企业联合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商务服务企业,创建一批公信力强、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商务服务品牌,为制造强省和网络强省建设提供服务支撑。力争到2025年,全省商务服务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

三、培育壮大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1.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

加快纯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设计、多能源动力系统集成等技术攻关,推进新一代模块化高性能新能源整车平台研发,提高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能,加快建设全国“新汽车”产业基地。积极发展氢能源汽车,掌握高可靠氢生产、储运、加注等系统技术,建立完善的产业体系。建立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发展换电模式,率先实现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替代。培育新能源汽车国际品牌。引导整车企业加大无人驾驶系统研发投入,推动整车企业与科研院所、电子信息企业、互联网企业等建立产业联盟,突破复杂环境融合感知、智能网联决策与控制等关键技术,发展车载智能计算平台、高精度地图与定位、车路协同等核心技术和产品,加快形成L3以上级别智能驾驶能力。完善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积极开展无人驾驶汽车试点示范。力争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2500亿元。

2.新能源。

巩固太阳能发电设备制造优势,积极研发钙钛矿等效率更高的新型太阳能电池、逆变器及系统集成设备,大力发展真空管道等太阳能热发电、热利用装备。巩固小型核电关键件、大型核电站堆内构件和核电运行、监测、检测装备和技术优势,积极参加大型核电技术装备研制,逐步提高核电装备产业规模。鼓励、推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分布式能源系统技术攻关,稳步提升燃料电池产业规模。积极研发制、运、储、加氢全产业链装备,满足大规模制氢和加氢设施建设需求。推动全钒液流成套电池、锂电池等储能装备产业的发展。加大力度引进风电装备研发制造企业,推动风电装备产业发展。加大页岩气装备研发力度,做大高效、低成本钻井、压裂装备市场份额。力争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

3.北斗及应用。

以武汉为核心,围绕解决北斗卫星导航智能芯片、高精度定位智能终端产品、室内外无缝定位、精准定位、面向复杂环境的适应性智能导航等关键技术,加快推进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搭建时空大数据平台,提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和加工软件开发水平,构建自主研发和二次创新的GIS软件测试及服务外包平台,加强高精度车载导航系统、专业实时定位系统及地质勘探、海洋等行业成套地理信息系统与软件平台的开发。加快北斗应用系统智能平台建设,形成基于北斗导航技术的各行业、各区域智能管理解决方案和统一标准体系。实施北斗导航大众工程和安全工程,加快开展智慧城市、智能电网、防灾减灾、精细农业等基于北斗的智能化应用服务,以规模化的市场应用示范推动北斗导航产业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省北斗及应用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

4.航空航天。

大力发展航空产品研发制造,构建特种飞行器、轻型飞机等通用航空器的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体系,大力发展无人机及地面设备,重点发展救生救援、环控、燃油、防/除冰、液压等机电系统和机载系统,积极争取国产大飞机关键部附件项目,建设以武汉为核心,以襄阳、荆门、宜昌等地为协同的航空器、零部件研发制造产业集群。同步发展飞机维修及改装,重点发展包括飞机整机维修、部附件维修、发动机维修、起落架维修和航电维修等全产业链航空维修业务,鼓励航空维修骨干企业向高精尖维修服务项目发展,打造全国航空维修基地。延伸发展通用航空运营服务,支持加快通航机场网络建设,完善各类配套设施,构建符合省内特点和需求的低空空域管理体系,促进通用航空与旅游观光、农林植保、电力巡护、医疗救援、航空运动等产业衔接,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通用航空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以“快舟”系列运载火箭为基础,发展低成本、系列化固体运载火箭,探索研制绿色新型液体运载火箭。发展卫星平台及载荷,突破小卫星、微纳卫星、卫星组网等核心技术,发展全系化卫星,建成我国商用卫星研发制造基地。围绕航天发射及地面设备、北斗导航、授时和智能终端等,形成航天地面设备制造产业集群。面向微小卫星提供廉价快速、响应灵活的商业航天发射服务,形成面向国内外的市场化、商业化航天发射服务能力。力争到2025年,全省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

5.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

以国家级海洋工程装备研制基地为依托,加快湖北省海洋工程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发展深海渔业及其保障平台装备、海上浮动核电装备、自升式平台、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等系列产品、海洋环境监测装备等海洋工程装备,加速发展海洋工程总包等高附加值业务,培养海洋工程装备服务产业。加快提升中深水自升式钻井/生产平台、深水半潜式钻井/生活平台、海洋多功能(钻采集输)平台等关键技术装备开发制造能力。瞄准未来海洋开发重大需求,加快开发深海矿产勘探开发、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水下油气生产系统装备、深海水下应急作业装备等。依托中船武昌船舶重工集团和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等有关高校和设计院所,打造国家级高技术船舶研制基地。重点发展系列化多功能海洋平台工作船、物探船、深远海大型起重铺管船、多功能半潜工程船等海洋工程作业支持船,氢能、氨能、电池动力、LNG动力等新能源船舶,特种公务船、节能环保客滚船、超大型疏浚船、大型溢油回收船等高技术船舶,高级豪华邮轮、豪华游船游艇等高性能特种船舶,逐步实现对现有集装箱船、油船、散货船、化学品船等主流船型的升级换代。力争到2025年,全省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

6.高端数控装备。

瞄准高速、精密、复合、智能化趋势,加强直接驱动、高速加工、精密加工、多轴联动与复合加工、智能化技术开发、网络制造技术应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应用,力争全面突破。攻克全数字高档数控系统、伺服驱动技术,加快规模化生产。针对航空航天装备、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开发高档数控机床、先进成型装备及成组工艺生产线,加强示范应用。开发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及集成制造系统。发展大型数控机床和高参数立式、卧式加工中心。发展重型超重型多坐标联动数控龙门镗铣床等系列产品,大型数控板料加工机械,大型数控插齿机,中高档数控系统及新型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单元等功能部件。力争到2025年,全省高端数控装备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

7.轨道交通装备。

依托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推进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完善地铁、有轨电车、城际列车和动车组产业链,搭建城轨车辆及中低速磁悬浮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检测技术平台,形成适应不同技术标准要求、满足全球市场需要的多系列城轨车辆产品谱系。重点发展高强度、轻量化、耐老化、耐腐蚀的地铁及高速铁路车辆车体,同时研发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在车体结构中的应用技术,提升车体的振动性能、透声性能和绝热性能,提高车体材料的挤压成型、自动化连续焊接等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技术。发展车体铝型材深加工,提高铝材的附加值,降低车辆制造成本。建立完善产品认证制度,参与建立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快研制、批量制造高精度和高效电气化铁路施工维修车、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维修车、动力稳定车、高速铁路接触网作业车等专用轨道车,加快研制适应城市轨道交通预制桥梁架设成套施工装备。力争到2025年,全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

8.智能制造装备。

以智能升级、突破瓶颈为重点,坚持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并举,面向工业生产装配、涂装、焊接、搬运、加工、清洁生产等环节,重点发展高精度、高可靠性弧焊、装配、搬运等工业机器人;面向商业、医疗、教育、生活等领域,加快开发生产智能型服务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医疗康复机器人;面向危险品操作、消防等领域,着力开发消防救援机器人、特种作业机器人。重点开发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及其电源,红外传感器,智能化柔性激光焊接系统、智能化激光高速精微加工系统等。加快新型光电子智能产品产业化,发展高性能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制造成套装备、柔性印刷显示制造技术与装备、道路路面动态检测关键技术及装备、光纤光栅探测系统、大型医疗诊断仪器、电子产品制造装备等光机电一体化装备。完善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标准体系,加速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加强测试检测技术、信息数据共享、技术转让交易、人才培训等行业基础和共性技术。加快3D打印关键部件激光扫描系统及喷印系统的自主创新与研制,加快组合式大尺寸测量装备的产业化;积极研发大型工业级3D打印设备、高精密型小型3D打印装备。力争到2025年,全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500亿元。

9.智能家电。

巩固扩大空调、冰箱、电饭锅、微波炉等产品优势,促进传统家电、小家电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智能家居互操作相关技术及标准发展。健全和优化压缩机、电机、五金、模具等核心零部件和配件产业链,提升原材料和零配件质量与供应水平。强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研发及与家电产品深度融合应用,以个性化、智能化、绿色健康化、高端化等为重点方向,支持开发高端智能家电、卫生健康家电等。推动智能家电创新中心建设,推广智能家电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力争到2025年,全省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

10.安全应急。

发挥我省医用防护物资、疫苗、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条件和区位优势,着力补齐产业配套和产品结构性短板,打造从原材料供应到终端市场完整协同配套产业链,建设形成国家应急战略物资生产和储备基地,形成全省医疗防治、物资储备和产能动员“三位一体”的医疗应急物资保障体系。重点布局在武汉、随州、咸宁、襄阳、十堰等地,支持随州、赤壁国家级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应急实用装备的研发、转化和推广,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建设,推进应急装备智能化、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成套化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省安全应急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500亿元。

11.光通信及激光。

全面推进湖北光谷实验室建设,提升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功能,加快建设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加速构建全球光电子产业基地。加快研制超高速率、超大容量、超长距离的光传输设备,以及低时延大尺寸光纤预制棒、高性能光纤传感器、高功率超快激光器、光纤激光器等产品,为光电子产业赋予新动能。依托既有通信骨干网络,加大网络传输容量,开发新一代光通信系统、光纤接入系统等新型通信网络系统设备,形成基于自有核心技术和设备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设计和实施能力。搭建光纤预制棒、光器件等领域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进一步提升我省光通信产业在国内的优势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建设湖北特色“光联网”,以光感知数据、接入数据和传送数据,探索实现“光联万物”。加强产业链创新合作,以关键激光材料、核心器件和激光器的研发生产为重点,大力发展中高端激光设备及系统,加强激光应用工艺开发,不断拓展应用领域,进一步提升产业创新水平。以武汉为中心,潜江、荆州、鄂州、黄石、孝感等地为支撑,培育形成国际一流的光通信及激光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全省光通信及激光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200亿元。

12.集成电路。

以国家存储器基地建设为抓手,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核心区,重点依托国家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湖北智能芯片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打造全球领先的以存储为核心,以光通信芯片、红外芯片、北斗芯片、虹膜识别芯片为特色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建设世界存储之都,形成以芯片制造为引领,芯片设计、封装测试为支撑,设备、材料为配套的较为完善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在芯片设计方面,加快存储器、光通信、北斗导航等特色优势领域芯片的设计、开发和产业化。在芯片制造方面,加快布局第二、三代半导体晶片及外延衬底(砷化镓、氮化镓、碳化硅)、微机电系统(MEM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特色芯片生产线,集中力量支持国家存储器基地3D NAND FLASH产品的规模化量产。在芯片封装测试方面,加快引进和大力发展芯片封装、测试等生产线建设。在芯片材料与设备方面,引进培育国内外集成电路设备与材料领军企业,加快关键国产设备与材料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研究,提高产业链配套能力。力争到2025年,全省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200亿元。

13.新型显示。

攻克一批新型显示共性技术,补齐新型显示上游缺失环节,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处于价值链中高端的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科学布局上游原材料和设备,夯实中游面板产业实力,拓宽4K/8K高清视频等下游应用场景,不断完善新型显示本地产业配套。重点攻克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和高性能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核心关键技术,大力发展量子点(QDDisplay)、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等前瞻显示技术,打造全国规模最大、性能最优的高端显示面板研发生产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省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600亿元。

14.智能终端。

围绕信息娱乐、运动健身、医疗健康、公共服务等应用领域,突破北斗高精度定位等关键技术,研发时空位置终端、新一代移动智能终端及可穿戴设备,加强智能终端、终端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与数字内容服务、软件分发的融合互动,促使移动智能终端向规模化、高端化、智能化和服务化方向推进。加快推动传统家电、轻工等消费品智能化升级,研发具有规模商业应用的智能终端新产品。鼓励整机企业与芯片、器件、软件企业协作,加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各类智能终端研发及产业化。力争到2025年,全省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

15.信息网络。

围绕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重点研发高精度实时遥感、5G网络优化覆盖技术及产品,推进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广泛应用。提升工业互联网国家顶级节点(武汉)的数据汇聚、分析、应用服务能力,培育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推进IPv6在智能交通、环境监测、安全监控、节能减排、智慧城市和智能家庭等领域的应用。做强做优产业互联网和工业品电商平台,推动科技创业企业、配套型小企业、“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信息网络企业发展壮大。力争到2025年,全省信息网络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2000亿元。

16.软件及信息服务。

以武汉市为核心,带动宜昌、襄阳、荆州、十堰发展各具特色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引导其他市(州)分层次建立产业生态体系。重点支持高可信服务器操作系统、安全桌面操作系统、大型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基于网络协同的办公软件等基础软件的开发应用。布局智能化软件,支持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生物特征识别、复杂环境识别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面向智能家电、智能终端、汽车电子等领域研发嵌入式操作系统及相关应用软件。重点支持计算机辅助制造、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系统等工业软件开发推广。大力发展VR/AR/MR相关技术和软硬件系统。打造卫星应用从服务、运营、终端到软件和APP全链条生态。力争到2025年,全省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3800亿元。

17.人工智能。

依托武汉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和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优势院校,建设若干一流的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在智能核心算法、智能芯片、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关键领域攻克一批核心技术,开发一批推动制造业、服务业智能化升级的标志性产品,孵化一批创新型企业。加快引进一批国内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第二总部、研发中心、创新中心等,规划建设一批人工智能特色示范园区,推动武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以应用为先导,聚焦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工厂等领域,研发应用具有复杂环境感知、灵活精确控制等特征的智能化集成产品,加强智能化社会治理试点示范,打造场景应用环境,努力创建武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力争到2025年,全省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

18.电子信息材料。

重点发展通信用光电子材料与集成技术、微电子材料、新型电池用能量电子材料等信息先进材料。大力发展光掩膜版、高纯石英晶体、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用膨胀阻水材料、光纤涂料等电子材料,激光玻璃、柔性显示材料、大尺寸玻璃基板、混合液晶材料、超薄柔性玻璃盖板等平板显示材料。突破发展大尺寸硅单晶抛光片、外延片等关键基础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低缺陷蓝宝石人工晶体等新型传感材料。力争到2025年,全省电子信息材料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200亿元。

19.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

围绕生物药、化学药、高端医疗器械、现代中药、医用防护物资、药用辅料及包材等重点领域,壮大优势产业、提升创新能力、加强融合开放、推行绿色制造,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催生一批原创成果,实施一批带动性强、显示度高的创新产业化项目,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以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依托,推动武汉建设“湖北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核心区”,宜昌成长为“湖北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增长极”,加快省内其他重点区域发展,建设形成若干特色医药产业园区,探索完善区域性重点领域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力争到2025年,全省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3200亿元。

20.数字创意。

依托设计产业、文创产业优势,推动创意设计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突破设计环节关键技术,提升设计产业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湖北桥梁隧道、冶金等方面设计能力,提升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搭建工程设计大数据共享平台,采用有偿或免费方式推行平台数据开放;支持制造业企业设立工业设计中心,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设计领域的集成和创新应用,加强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推动数字文化创意和创新设计在各领域应用,培育更多新产品、新服务以及多向交互融合的新业态;推进数字创意生态体系建设,建立涵盖法律法规、行政手段、技术标准的数字创意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打击数字创意领域盗版侵权行为力度,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力争到2025年,全省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

四、前瞻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1.量子信息。

加快发展量子通信。加强量子通信基础应用网络和量子通信装备研制、产业运营平台建设,特别是小型城域量子通信器件的研发,着力实现量子通信关键器件的片上集成,提升通信“安全、自主、可控”性能,推动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持续开展精密测量物理研究。发展激光稳频、飞秒光梳、精密光谱、冷原子与物质波干涉等前沿技术与方法,研制微型光梳、多维相干光谱仪等原子分子量子传感器。加快突破量子激光器、原子传感器、量子探测、原子陀螺、原子钟、原子重力仪等关键核心技术,建设国际一流量子精密测量、激光遥感雷达等应用技术系统,引导量子导航、量子激光雷达的应用示范。加快发展量子计算。发展模拟与算法新技术,研发固态量子调控新技术。加快量子计算机及其衍生品、软件和信息技术应用产品研发,实现关键元器件自主研制和生产,探索构建未来产业策源地。加快构建量子计算及应用标准体系,研发推广基于量子计算云平台环境下的软件产品和定制解决方案,探索量子计算服务的新型商业模式。积极发展量子技术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领域融合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新型量子材料、新型量子器件等,引导量子技术在集成电路、交通、金融、医疗、航天、国防、气象等重点行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2.下一代网络。

加强对可见光通信、太赫兹通信、共享频谱通信、天地一体无线通信、人工智能无线通信等6G关键技术的早期布局。依托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可见光通信系统实时通信速率至100Gbps,加强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主流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投入,催生新算法、新模型和新工具,加强新型多址和编码技术攻关,开发空天地海多维度一体化通信和从宏观尺度到微观多尺度通信。

3.精准医疗。

以基因测序、分子诊断、个性化给药、细胞治疗技术等前沿医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引领,着力搭平台、促融合、用场景,重点发展无创产前筛查(NIPT)、以CRISPR/Cas9技术为主导的基因修饰技术、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癌症早筛、个人基因测序技术等,加快高通量基因测序设备、荧光定量/恒温/数字PCR技术、细胞治疗、个性化靶向用药产品、体外病毒核酸控制试剂和技术的开发应用,积极探索药品研发与诊疗融合路径,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治疗方案,实现疾病科学分类和精准诊断。规划建设细胞临床研究中心及再生医学研究基地,组建高通量单细胞测序临床研究中心与基因检测临床应用示范中心。

4.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聚焦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技术产业国际前沿,以“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为牵引,重点围绕脑认知、脑医学、类脑研究开展研究与产业化,抢占脑科学前沿研究制高点。着力搭建武汉脑科学中心等关键技术平台,加快相关资源库建设,围绕认知障碍相关重大疾病、类脑计算与脑机智能、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脑认知原理解析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推动基于人工智能研究脑认知的神经原理的脑重大疾病早期诊断、干预治疗手段及脑机接口技术智能应用,在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研究领域产生一批具有湖北特色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发展壮大以神经计算、仿真记忆存储、智能机器为代表的湖北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5.液态金属。

提升液态金属制备工艺,研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强的液态金属。强化液态金属应用,发展液态金属“墨水”,加速液态金属电子电路打印机产业化,提高电路板制作效率,降低生产环节的环境污染,发展液态金属“搭桥”,攻克液态金属神经连接与修复技术,迅速建立切断神经之间的信号通路及生长空间,提高神经再生效率并降低肌肉功能丧失的风险,探索液态金属在机器人领域里的融合应用,研制自驱动可变形、能跑会跳的柔性机器人。

第四章 重点任务与工程

围绕构建湖北现代制造业体系,深入实施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点产业链提升工程、数字经济跃升工程、服务型制造工程等十大工程,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数字化、服务化、绿色化升级,推动湖北制造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延伸。

一、提高产业协同创新能力

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搭建国家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平台,加快推进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等制造业创新平台建设。围绕全省重点产业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攻关,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加大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支持力度,加强共性技术供给,促进重大成果转化,推动重点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设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依托产业集群,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牵头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产业创新平台,积极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产业技术攻关项目。建立企业创新主体梯次培育工作机制,培育引进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完善创新发展环境。畅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与产品研发以及工程化和商业化之间的技术转移转化通道,探索实践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新机制。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完善制造企业、科研院所、金融资本合作机制,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支持各类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小型微型企业创新示范基地、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提升服务能力。建设一批国家级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和新技术试验场景,推进创新产品应用示范。加快培育在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的第三方机构。更大力度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开展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倡导创新文化,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

二、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

突破基础产品和技术。重点依托省内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组建省级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平台,重点研究、开发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装备等省内优势领域的基础零部件、元器件、软件、工艺等。按产业链逐条梳理基础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分行业、分领域建立产业基础项目库。开展产业链协同攻关,围绕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产业链“断链”环节,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重点企业、科研机构组建联合体,承接国家重点产品、工艺产业链“一条龙”计划,联合开展协同攻关创新。

加速技术转移转化。鼓励武汉、襄阳、宜昌等产业基础发展较好地区,针对省内创新突破的新技术开展试点示范应用,加速探索培育产业基础生态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完善保险补偿机制,把关键零部件、工业基础软件等方面的创新技术和产品纳入保险补偿目录,降低企业产业化风险。加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的宣贯、筛选,增补申报保费补贴和国家目录。用好用足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指导企业加快核心装备及工业软件系统研制。优化政府采购政策,研究采取强制采购、预留份额、优先采购等方式,在企事业单位大力支持关键零部件、关键元器件、工业基础软件、先进工艺等产业基础产品推广应用。

加快建设产业基础领域质量检测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检验检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围绕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需求,探索突破计量、检验检测技术,分行业逐步建设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推广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推动优势领域积极申报国家级平台,强化计量、标准和关键检验检测技术一体化建设,分类推进产业质量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加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开展产业基础技术、工艺等基础数据搜集工作,掌握全省基础工艺技术发展情况,为产业创新攻关提供数据支撑和方向指引。

三、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以优势行业技术改造全覆盖为抓手推动“强链”。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巩固提升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食品、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链,围绕智能制造水平提高、绿色制造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业布局结构优化的“三高一优”技改目标,以提高企业综合效益和降低运营成本为导向,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培育壮大大规模柔性生产、全生命周期产品管理服务、云制造和共享制造等新生产模式,不断采用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对企业生产设施、装备、生产工艺进行改造。推动全省先进制造业和优势传统产业加快新一轮技术改造,实现省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机器换人”全覆盖。依托骨干企业构建制造业物联网服务生态,推广制造企业应用精益供应链等管理技术,打造产品全生命周期云管理能力,提升数据采集、边缘计算、设备连接、安全保障、能源互联等功能,实现产业链资源优化配置和能力精准交易,完善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售后服务的全链条供应链协同体系。

以承接产业转移和重大项目落地为核心做优“补链”。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加强与国内外汽车、机械装备、食品、冶金、化工等优势领域龙头企业对接,重点引进投资额度大、产业链长、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龙头型、基地型、旗舰型、税源型产业化项目,支持本土企业进入配套体系。以产业链高端产品和关键技术研发为重点,引导内外资更多地投向半导体、光器件、新型显示、动力电池、化工新材料、数控机床、操作系统等新兴特色产业链,加快补全缺失环节。

以维护产业链运行稳定可靠为落脚点夯实“护链”。建立产业链外迁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提升产业链安全保障能力。不断优化企业服务和针对性解决方案,保障产业链重点产能、核心环节、关键产品,保障产业链安全和省内优势产业供应链完整稳定。加强重点产业链发展态势及安全风险评估,对龙头企业和核心产业链定期进行压力测试,储备一批备份原料(零部件)供应商,及时发现影响产业链安全的关键点,排除可能的风险隐患。

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升级

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实施“互联网+制造”产业升级计划,着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分行业、分类别引导企业科学筛选改造模式,在机械、汽车、电子信息等行业推行离散型改造,在石化、冶金、食品等行业推行流程型改造,在装备、汽车、电子、纺织、食品等行业推行网络协同改造,在相关行业推广大批量定制、远程运维服务、工业云平台、众包众创等新模式。

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动大数据、云计算、AI等新技术在工厂广泛应用,实施以先进生产线为特征的迭代改造。支持企业应用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自动检测与装配装备、自动加工单元等智能化生产设备、自动化承台生产线等进行改造升级,支持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和核心软件推广应用,不断提升生产装备和生产过程智能化水平。重点引导具备一定先发优势的制造业骨干企业,率先建设标准化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形成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智能制造“样板工厂”。

加快建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加快5G网络部署和示范应用,分区域逐步推进完善5G基站布局,保证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在重点工业集聚区开展5G网络示范应用。完善工业互联网体系,培育工业互联网顶级节点产业生态,加快IPv6规模化改造,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支持企业开展“5G+工业互联网”建设的内外网改造升级,健全网络、平台、安全功能。持续推进“万企上云”,加快设备联网上云、数据集成上云,筛选树立150家上云标杆企业,支持钢铁、石化、航空航天等重点行业龙头企业搭建企业级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提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武汉)服务效能,打造“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合理性布局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以产业发展需求为核心,在重点区域合理性布局、高标准建设数据中心,加速现有数据中心绿色化改造(PUE低于1.4),加速国家超算武汉中心建设,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支撑。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体系,搭建工控安全检测平台、服务平台,在重点行业开展工控安全试点示范应用,引导企业加大工控安全投入。

五、推进制造业绿色化转型

健全绿色制造体系。引导企业推行产品绿色设计,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加快建设一批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省级、国家级绿色工厂。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化,促进园区内企业废物资源交换利用,建设一批集聚化、结构绿色化、链接生态化等特色鲜明的绿色工业园区。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调与协作,打造一批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加快循环经济发展。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碳排放强度控制要求,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运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技术、工艺和装备,对高耗能通用设备进行改造,提高运行效率和能源效率,实现能源高效低碳化利用。强化资源综合利用,组织实施一批节能和循环经济技术改造项目,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强化技术装备支撑,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综合利用水平。

提升制造业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规和行业准入标准,从源头提升制造业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绘制企业安全生产空间布局图,分类分级做好风险辨识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宣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加快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提档升级,推动企业落实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等安全生产标准。强化示范引领,推动一批企业开展以安全化管控为重点的企业技术改造,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在冶金、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开展“本质安全示范企业”评定工作,提高企业积极性,强化冶金、化工等重点行业信息化安全系统建设,严格管控重大安全风险,加强危险作业管理,在重大危险源企业中推广监测预警系统,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六、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加速推进服务型制造全面发展。坚持把服务型制造作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把服务型制造作为制造业打造竞争新优势,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举措的重要途径,增强我省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构建服务型制造生态体系,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主要模式。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鼓励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积极培育发展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工业设计服务、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共享制造、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节能环保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等服务型制造主要模式推广应用,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加快提高服务型制造发展水平。持续开展试点示范遴选活动,培育一批湖北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打造一批服务型制造集聚区,积极争创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创建国家示范城市。坚持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挖掘和总结企业探索形成的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推动模式创新和应用推广。

七、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提升工业产品质量。大力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全面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完善质量基础设施,推进测量体系和检测认证体系建设,探索建立质量分级制度。紧跟消费需求升级趋势增品种,研发生产应对全球疫情急需的抗疫药品、产业链关键原料药、高端医疗器械、移动医疗可穿戴设备,以及营养价值高的快消食品等。开展国际对标,提高工业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引入卓越绩效全面质量管理、六西格玛、精益管理等国际先进的精细化管理方式,加强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全流程质量管控。

培育“湖北制造”品牌。在汽车、装备等重点制造业领域,扶持发展“湖北名优”名牌,打造应急装备制造品牌。在冶金、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领域深入推进名优特色产品创建活动,振兴“老字号”品牌,引导中小制造企业向龙头企业靠拢,同类产品向品牌产品集中,不断提升全省品牌价值水平。大力发展新零售业态模式,支持企业创新品牌推广商业模式,与大型电商平台对接,发展线上销售,培育或招引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创意中心或广告服务机构。做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示范,支持在试点示范区域内开展博览会、时装周、设计大赛等重大品牌活动,弘扬“荆楚工匠”精神,树立“匠心湖北”形象,开展文化输出。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以关键技术标准、重要产品标准、基础标准、性能检测方法标准、评价管理标准为切入点,大力推进光电子、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标准研制。以实施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为契机,增强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鼓励光电子、汽车、食品等具有技术优势或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领域企事业单位,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持续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中国光谷)建设,强化技术标准创新服务,推动工业产品标准由生产型向消费型、服务型转变,建立“标准—检测—认证”一站式服务,推进TC/SC工作站建设,为企业提供在线标准供需对接服务。

八、培育优质企业梯队

加快推动生态主导型大企业发展。围绕湖北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中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制定筛选标准,加大技术改造、研发创新、上市融资、招才引智等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中小企业配套协作紧密、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生态型领航企业。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深化与央企战略合作,推动省属国企战略性重组。实施企业上市培训计划,支持骨干企业通过上市融资、战略投资、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实施品牌推动战略,着力打造一批湖北名牌产品、驰名(著名)商标,推动骨干企业加速成长为行业龙头。

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速壮大。重点培育发展一批以智能制造、产业基础、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为重点,拥有产业链核心技术的优秀示范企业,培育主营业务突出、竞争能力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隐形冠军企业培育提升和分类指导,加大配套政策和措施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建立中小企业科技金融对接服务平台,逐步完善科技金融产品体系,通过天使投资等各类项目和企业上市融资工程等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健全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

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充分发挥本地大企业大集团的区域根植效应,以点带面发挥行业凝聚效应,带动地区研发、营销等环节,优先使用本土优质配套企业,推动湖北制造业整体提升。鼓励龙头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等融通发展特色平台载体将业务流程与管理体系向上下游延伸,推动大中小企业在创新创意、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物资采购、市场营销、资金融通等方面相互合作。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产业“数据中台”,以信息流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协同联动,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强化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培养,切实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营造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九、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充分发挥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支持武汉大力发展头部经济、枢纽经济、信创经济,发展“光芯屏端网”、汽车、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化工等产业,增强高端要素、优质产业、先进功能、规模人口的集聚承载能力,推动形成城市功能互补、要素优化配置、产业分工协作的现代化大武汉都市圈。

推进“襄十随神”城市群共建。坚持块状组团、扇面发展,支持“襄十随神”城市群发展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专用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等产业。联合武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支持襄阳、十堰、随州联动打造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应急救援等产业集群,推进一批新型专业市场和特色物流中心建设,打造以产业转型升级和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高质量发展经济带。

支持“宜荆荆恩”城市群发展。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城市群良好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重点发展高端装备、食品、纺织服装、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绿色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加快荆州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荆门国家通航示范区等建设,加强与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互动协作,坚持点面支撑、多点发力,发挥比较优势竞相发展,打造以绿色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经济带。

着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比较优势竞相发展,加强与中心城市、城市群(圈)经济链接,深度融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圈)的产业链、供应链、资本链、人才链、创新链,大力发展块状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做大龙头企业、做强特色主导产业,打造一批行业龙头、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形成“一县一品”“一业一品”,“无中生有”“有中生优”“优中做强”,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探索构建融资在城市、投资在县域,研发在城市、制造在县域,头部在城市、配套在县域的一体化发展空间布局,打造更多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增长点。

十、积极扩大开放合作

更大力度支持企业“走出去”。支持本地企业“抱团出海”,紧跟国内优势领域大企业,加快在“一带一路”沿线、东盟、RCEP国家布局,到国外申请专利、注册商标、开展国际并购,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化品牌,增强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在“光芯屏端网”、汽车、化工、机械装备、新材料、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优势领域,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地跨国公司,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设立、兼并和收购研发机构,开展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建立境外贸易、投融资和生产服务网络,延伸全球产业链。研究制定统一有效、内容明确的“走出去”合规制度准则,引导企业加强合规教育培训,努力形成全员合规的良性机制。

提升“引进来”能级和水平。扎实推进荆州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创建一批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大力引进著名跨国公司在湖北建设产业化项目、设立研发机构、数据中心、采购中心、营运中心、结算中心和地区总部。鼓励外资通过技术入股等方式与湖北省企业合资合作,推动本土企业加快融入国际分工体系,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从境外引进或共建研发机构等各类创新载体,探索建设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鼓励外商通过技术转让带动本地各类技术创新主体进行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外资企业本土化,协助外资生产企业在国内建立备份供应链,推动外资企业主要零部件供应商本地化生产。

深化跨区域产业协作。深化与湖南、江西两省合作,赋能完善三省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汉江生态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协同发展,共同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强化与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的产能对接,积极承接国内外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发展飞地经济,在全省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加强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成渝经济圈等国内产业发展重要动力源的互动衔接,推动高端制造企业和优质传统产业产能加速向湖北转移。

第五章 政策与保障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健全政策协调机制,完善规划实施机制,更好履行各级部门职责,对标国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更加规范高效的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创新发挥财政资金作用。充分发挥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作用,加大汽车、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省内重大产业关键技术创新攻关。发挥好长江经济带产业引导基金、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和省创投引导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作用,采用市场化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加快省内制造业重大项目投资和建设。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支持智能化升级、集群化发展、服务化延伸、绿色化转型、安全化管控等技改项目。

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加大对减税降费的督导力度,落实落细前期减税降费措施,推动减税降费措施持续见效。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动态调整涉企收费清单,进一步减少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严肃查处涉企违规收费,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纳税企业政策知晓率,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

二、加强金融要素支撑

拓宽企业间接融资渠道。引导商业银行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延长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安排。积极应用全省中小企业融资信用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核心企业签发供应链票据、确权应收账款等,助力产业链小微企业融资。开展制造业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款拓展专项行动,开设“楚天贷款码”,促进银企对接便利化、标准化、平台化。依托平台服务,发展第三方托管和标准化单据,开展库存、成品、应收预付等动产融资。加快金融科技开发和应用,提高企业融资效率、精准度和便利度。

发挥资本市场多元功能。提升核心企业金融服务质效,支持其通过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综合运用出口信贷、出口信保、跨境人民币及外汇结算等一揽子金融服务支持企业“走出去”,做好长期科技攻关项目的融资支持。抢抓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和“新三板”改革政策机遇,深入实施“上市公司倍增计划”,提高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加强上市意向企业辅导培育,优化上市后备“金种子”“银种子”企业名单管理,健全完善省、市两级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积极落实上市(挂牌)奖励扶持政策,争取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实现数量倍增。支持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创新发展,提升融资服务功能。大力培育发债主体,继续安排企业债发行奖励资金。

用好政府性融资担保。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州县全覆盖,统筹使用中央、省以及各地财政资金,落实好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金补充、风险补偿、保费补贴和业务奖补机制。加快推广“政银担”合作,探索建立“专利权质押贷款+保险保障+财政风险补偿”的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增信力度。

三、强化人力资源服务

加强企业稳岗就业服务。支持企业加大线上和线下招聘力度,利用好视频招聘、网上签约、与直播平台合作推广等新型招聘模式,扩大招工地域和受众人群。聚焦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举办专项招聘活动,为企业吸纳就业提供优质服务。

积极吸引中高端人才。持续开展“资智回荆楚”湖北人才返乡行动和招商引资活动,重点挖掘湖北校友、楚商企业家资源。鼓励企业引进人才,对从省外引进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省级技能大师的企业,以及建立大师工作室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做好专家服务,办好创新创业交流活动,协助落实来鄂专家居留、签证、子女入学、社保、住房等事项。

打造技能人才支撑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施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弘扬工匠精神,支持各类职业院校开设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等,鼓励院校与企业开展联合培养。支持企业结合岗位需要,组织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脱产培训、技能比武等活动,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探索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新模式。扶持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四、增强要素供给能力

降低用电用气成本。进一步简化供电企业用电报装流程,压缩报装时限,提高供电企业服务水平。完善两部制电价用户基本电价执行方式,将基本电价计费方式变更周期由按年调整改为按季调整。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延长销售环节低谷时段,鼓励用户错峰用电。允许制造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进一步清理用电不合理加价。构建天然气多元化供应体系,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和覆盖范围。鼓励工业企业自主选择资源方、供气路径及形式,加快发展大用户直供模式,发展区域及用户双气源、多气源供应。

创新工业用地供给方式。推行根据产业周期弹性确定工业用地出让年限,可以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方式取得工业用地。构建“以亩产论英雄”集约节约用地新机制,各级开发区全面推行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制度,加强“标准地”出让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探索建立“标准地”项目全过程信用档案。推进混合产业用地供给试点,鼓励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多层工业厂房、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供中小企业生产、研发、设计、经营多功能复合利用。全面落实“全链条跟进、全流程提速、全方位服务”用地保障机制。

加强数据要素共享与应用。探索数字化标准规范,完善数据产权保护机制。建设完善全省物理集中、动态更新的产业信息资源库,整合共享各部门产业领域相关数据,汇聚各类社会化数据。研究制定政府公共数据开放管理办法,编制数据开放共享目录和标准。建设政府数据开放平台门户,围绕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领域,有序推动政务数据向企业和公众开放,完善省、市数据共享机制。探索建立一屏全览的综合展示可视化产业大数据平台,积极探索引导式、场景化服务,提升产业数字化治理能力,对推进效果分地区、分产业、分任务进行精准评估。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重要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健全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应急处理的工作机制。

五、提升产业治理能力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弘扬服务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做到“十必须十不准”。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确保“非禁即入”普遍落实,落实国家关于放宽外资准入相关部署。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行业准入、资质标准等方面的歧视性规定进行全面清理,坚决清除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推动“非禁即入”落细落实。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对所有涉及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证照分离”改革范围,实现“照后减证”和“准入”“准营”同步提速。巩固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成果,严格落实各项涉企降费政策。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施“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全省全覆盖,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方式全面推进改革,进一步清理压减许可审批事项,推动“照后减证”。全力推进市场监管领域许可审批“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加快推进企业登记审批全程电子化,扩大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范围。探索准入准营“一照通”、市场主体开办无人工审批“智慧办”,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各级各部门业务办理系统与全省政务服务平台深度对接,加快政务服务向移动端“鄂汇办”延伸,拓展“鄂汇办”基层应用范围,实现从“网上办”到“指尖办”。

构建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完善政府数字化监管模式,推进监管系统与各平台互联互通,创新和完善协同监管方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优化新产业、新业态的准入制度,健全触发式监管机制,构建多方协同治理体系,推动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互促互进。建立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落实“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健全以法治为引导、生产经营者自律为基础、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为支撑的产业共治格局。建立健全包容审慎的市场监管机制,探索实行“包容期”管理,落实“容错”机制,通过分类监管、精准监管,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六、统筹推进规划实施

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完善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督办落实等工作机制,统筹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局性工作,协调推进各部门、各市州横向互动、上下联动,确保规划落地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细化落实规划重点工作任务,制定年度计划、明确工作目标、进度安排和考核指标,扎实推进重点任务、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举措的落实。充分发挥省制造强省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作用。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举办规划专题讲座,组织专家解读,举办规划答疑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向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创新机构、产业组织等主体进行规划宣传,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切实推进规划的落地实施。充分依托广电、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介,多角度、多形式加强宣传报道,挖掘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凝聚发展共识。

加强监测评估。制定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探索针对不同类型地区的差别化评价方法和政策措施。强化目标管理,健全规划实施评估机制,明确规划各项指标的职责分工和阶段任务,组织开展中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措施。适时开展终期评估,对规划目标、执行过程、实施效果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督促规划目标任务落实完成。

版权声明: 以上政策信息来源于相关政府网站,所有文字、图片及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仅供用户参考学习交流使用。如有发现本站内容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感谢!
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专利或商标?让我们 帮您找找!

027-87053558

在线咨询
移动端
APP
公众号
高企申报

高企申报

政策助手

政策助手

电话
AM 8:30-PM 18:00

027-87053558

置顶
  • 数量多

    50万+专利商标转让数据资源
  • 精品多

    大量精品科技成果供企业快速对接
  • 专利新

    优质专利技术为企业提供创新动力
  • 服务全

    多种查询工具为企业排忧解难